張江高科技園區是怎樣的創業中心
2018-03-06 09:09:49 來源:臨港注冊公司
對新引進、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中符合孵化企業條件的,按《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科技孵化及加速發展扶持辦法》給予一定支持。對經國家、上海市相關部門認定的軟件企業和擁有經認定的軟件產品、軟件著作權等的企業,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對經國家相關部委認定的國家批準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企業,經上海市相關部門認定且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集成電路制造、封裝測試企業,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對園區企業承擔或參與承擔的上海市、浦東新區節能技改項目,按項目所獲浦東新區補貼資金50%的標準給予獎勵。
上海無疑是全國創新中心之一,很多創業者都選擇上海作為其拼搏生涯的起點。而上海的創業中心,無疑是張江高科技園區,為什么這么說呢,請看一下內容。
園區歷史:
1992年,張江高科技園區始建
——國家級的重點高新技術開發區;
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張江”戰略;
——張江高科技園區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2010年,康橋工業園、國際醫學園區劃入張江;
2012年,周浦繁榮工業園劃入張江。
至此,張江高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張江園區”)地域面積約79.9平方公里。
——下轄張江核心區40平方公里、康橋工業區26.88平方公里、國際醫學園區11.78平方公里、周浦繁榮工業園3.77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29日,國務院決定上海市自貿區擴區至張江片區。
——面積37.2平方公里,東至外環線、申江路,南至外環線,西至羅山路,北至龍東大道。
區位交通:
張江園區位于浦東新區的中心位置,與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和上海迪士尼樂園毗鄰;
距離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5分鐘車程。
上海城內環線,中環線、外環線、羅山路、龍東大道等城市立體交通大動脈貫穿其中;
地鐵2號線以及規劃建設中的地鐵11號線、13號線、18號線、21號線和迪士尼接駁線形成了3橫2縱的軌道交通體系。
獨家特色:
目前,張江園區注冊企業1萬余家;
初步形成了以:
信息技術、
生物醫藥、
文化創意、
低碳環保等為重點的主導產業,
其中第三產業占2/3以上。
信息技術產業:
已形成信息技術創業的完整產業鏈,產值約占全國的1/3。
入駐企業包括包括寶信軟件、美國花旗、印度INFOSYS、TATA等,全球30強中有8家、中國 100強中有11家在張江設立了研發中心。
生物醫藥產業:
形成了從新藥研發、藥物篩選、臨床研究、中試放大、注冊認證到量產上市在內的完備創新鏈。
園區形成新藥產品超過230個,新藥證書超過50個,目前正在研發藥物品種近300個。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制藥企業中;
已有7家在張江設立了研發中心(如:羅氏、輝瑞、諾華);
集聚相關科研機構和研發企業400余家、40余家CRO公司。
文化創意產業:
以數字出版、動漫影視、網絡游戲以及創意設計領域為產業特色;
園區集聚了盛大文學、炫動卡通、Blizzard Entertainment(暴雪娛樂)、Electronic Arts(美國藝電)、聚力傳媒、滬江網、河馬動畫等一大批國內外優秀文化創意企業。
2008年張江文化產業園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命名為全國第一家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
2011年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國際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低碳環保產業:
重點發展智能電網、水處理、生物燃料、生物脫硫、節能環保設備研發及環保服務業務,林洋電子、益科博等企業迅速發展。
此外,借助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契機,張江園區著力打造“四新”經濟創業基地,培育、引進一批“四新”經濟企業,加快推動園區“四新”經濟企業集聚發展,使張江成為“四新”經濟發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地。
園區環境
創新資源持續匯聚:
張江園區現有國家、市、區級研發機構403家。
上海光源中心、上海超算中心、中國商飛研究院、藥谷公共服務平臺等一批重大科研平臺等。
科技金融不斷深化:
張江園區集聚了銀行類金融機構20家,
創業投資機構34家,
累計支持企業上市28家,
新三板掛牌企業25家,
股交中心掛牌企業19家。
高層次人才加快集聚:
目前,園區從業人員近35萬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程度達56%;
擁有博士5500余人,碩士近4萬人;
擁有中央“千人計劃”人才96人;
上海市“千人計劃”人才92人,上海市領軍人才15人;
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人員約7600人。
改革創新深入推進:
以浦東綜合配套改革為契機,研究推出張江“創新十條”政策;
在股權激勵、國資創投、財稅扶持、人才集聚方面加大創新突破力度。
綜合環境不斷優化:
規劃建設中有地鐵11號線、13號線、18號線、21號線和迪士尼接駁線形成了3橫2縱的軌道交通體系。
完成4萬平方米諾貝爾湖公園改造以及張江體育休閑中心項目建設;加大人才公寓建設力度。
推出“2個1000”政策,將人才的租金控制在1000元以內。
相關政策:
文化產業發展扶持辦法:
1、企業扶持
對新引進、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五年內給予一定的獎勵。
2、產品市場擴大獎勵
對新引進、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產品市場化給予一次性獎勵。
3、原創項目支持
對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原創項目進入發行渠道給予一次性獎勵。
4、首年銷售獎勵
對新引進、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依據其首年度經營情況,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
5、融資貼息
對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項目產業化融資,給予一定的融資貼息。
6、孵化企業支持
對新引進、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中符合孵化企業條件的,按《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科技孵化及加速發展扶持辦法》給予一定支持。
優質企業扶持政策:
對新引進的符合園區產業導向、且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一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高新技術企業:
對經上海市相關部門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根據企業對浦東新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軟件企業:
對經國家、上海市相關部門認定的軟件企業和擁有經認定的軟件產品、軟件著作權等的企業,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經國家、上海市相關部門認定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擁有經認定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證書的企業,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可參照享受前款政策。
集成電路企業:
對經國家相關部委認定的“國家批準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企業”,經上海市相關部門認定且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集成電路制造、封裝測試企業,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生物醫藥企業:
對取得藥品GMP認證、GSP認證、GLP認證的生物醫藥企業和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醫療器械GMP認證的醫療器械企業,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政策期滿企業:
對現有的符合園區產業導向、且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在享受園區相關政策到期后,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規模企業:
鼓勵企業為園區經濟發展作貢獻。對年度主營業務收入1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未享受過浦東新區和園區相關政策的企業,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微型總部:
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內的中小企業在園區設立微型總部,經認定后,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平臺經濟:
鼓勵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搭建雙邊或多邊的信息、交易和增值服務等平臺,對運營相應平臺的企業,經認定后,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五年內給予一定補貼。
高增長企業:
對近三年每年主營業務收入均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且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的符合園區產業導向的企業,根據企業對園區的貢獻程度,在一年內給予一定獎勵
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扶持政策:
節能減排項目獎勵:
對園區企業承擔或參與承擔的上海市、浦東新區節能技改項目,按項目所獲浦東新區補貼資金50%的標準給予獎勵。
對經上海市、浦東新區相關部門認定、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開展的節能降耗項目,年節能量達到50噸標煤以上(含)效果的,按項目所獲浦東新區補貼資金50%的標準給予獎勵。
對獲得浦東新區補貼的重點污染源治理和減排項目,環保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及推廣運用項目,按項目所獲浦東新區補貼資金50%的標準給予獎勵。
對園區重點工業節能減排項目,經批準給予一定的獎勵。
上述項目所獲各級政府資金總額應不超過節能減排項目總投資額的50%。
清潔生產獎勵:
對開展從源頭削減、生產全過程控制、以污染預防為主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審核,與上海市清潔生產辦簽訂責任書,取得上海市清潔生產審核資格證書,并獲得浦東新區補貼的用能企業,給予10萬元人民幣的一次性獎勵。
環評補貼:
支持微小型、孵化類生物醫藥研發項目完善環評手續,對由孵化器管理公司采取統一招標方式與有資質的單位簽訂環評服務合同的,給予合同金額50%的補貼。
環境管理網絡建設補貼:
支持園區開發主體單位完善環境、安全三級管理網絡,對建立以園區企業為參與主體的H.S.E(健康、安全、環境)委員會等自治組織的,每年以購買服務的形式給予10萬元人民幣的補貼。
榮譽獎勵:
對浦東新區環?;?、浦東新區節能減排基金獎勵的獲得榮譽稱號的單位,按浦東新區同等額度給予獎勵。
對第一次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等認證的園區企業,給予3萬元人民幣的一次性獎勵。
對于完成浦東新區下達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的園區節能先進單位和為園區節能減排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給予以一定獎勵。
張江高科對于人才扶持、其余行業扶持就不一一例舉了。?
上一篇:如何辦理外貿公司出口退稅?
下一篇:如何申請注冊公司?需要注意什么?